2014年10月17-19日,我院黄爱军博士赴湘潭大学参加“第三届中国句法语义论坛”。该会议由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吸引了国内及香港台湾等高校的50多位学者参加,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邓思颖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潘海华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林若望教授、台湾“清华大学”苏宜青教授、台湾中正大学的吴俊雄教授、南开大学李兵教授、清华大学杨小璐教授、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温宾利教授和韩景泉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程工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吴平教授和司富珍教授以及安徽大学熊仲儒教授等学者。这次会议由14个特邀报告和21个分组报告组成,主题涵盖句法、语义、语用、汉语音韵及儿童语言习得等语言学领域。会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者畅所欲言。在这次会议上,黄爱军博士做了题为‘The count-mass issues in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of Chinese wh-pronouns’的分组报告。黄爱军博士在报告中论证分析汉语疑问代词‘多少’和‘几个’的语义性质分别对应于英语的‘how much’和 ‘how many’;她还用生动有趣的实验方法调查研究了汉语儿童如何理解这两个语义性质各异的疑问代词。该报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扩展研究了汉语可数与不可数这一重要汉语语法问题,使汉语可数与不可数研究不再局限于汉语名词系统。
11月7-9日,黄爱军博士又赴清华大学参加“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rmal Linguistic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Disorder and Language Assessment”。该会议由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主办,香港中文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协办。 除了大陆高校的学者外,这次会议还有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台湾等海外学者。跟以往五届国际形式语言学会议不同,这次会议突显语言习得、语言评估及语言矫正主题。黄爱军博士做了题为‘The Acquisition of the wh-pronoun duo-shao ‘much-little’ in child Mandarin’的报告。该报告在讨论汉语疑问代词‘多少’的语义语用性质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汉语儿童如何获得‘没…多少’结构的 ‘少量’意义。该报告延续了黄爱军博士论文的汉语疑问代词的儿童语言研究,尤其是其关于‘没…几个’的汉语儿童习得研究课题,进一步扩大了汉语疑问代词儿童语言获得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