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4-26日,我院顾佩娅教授、苏晓军教授、王宇副教授、王海贞副教授、顾佩娅教授部分课题组成员金琳、陆倩、陶丽、古海波、陶伟、蔡坤以及我院李雪霞、路增依、杨�等研究生赴南京大学参加了第七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大会围绕着“面向本土化与个性化的中国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这一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研讨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有主旨发言、特邀专题研讨、专题研讨、工作坊、分组发言和论文展示等。会议邀请了4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做主旨发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James Lantolf教授的发言题目是 “Socio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pedagogical imperative: L2 developmental education”;香港大学Ken Hyland教授的发言题目为“Teaching writing: Understanding texts, writers and readers”;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的发言题目是 “Individualize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 Notions and Practices”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o teaching Chinese adult L2 learners”。

我院顾佩娅教授主持了题为“中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研究”的分会场专题研讨,报告在研的国家社科项目研究成果。她分享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查结果,陆倩、陶丽、金琳老师分别汇报了教师职业韧性、能动性、共同体中的发展等研究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周燕教授主持了研讨会的讨论环节并指出了各议题的新颖之处和价值所在。研讨会引发了听众的共鸣,他们对该课题的创新研究主题和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晓军教授主持了题为“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分会场专题讨论,并做了“构式语法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专题发言;王宇副教授作了“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修正性反馈研究”的专题发言;王海贞副教授主持了“二语习得:语言测试”的小组发言,并做了题为“Effects between pre-task planning time,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speaking assessment”的发言。三位老师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与高度评价。


本次会议以“氛围浓、内容新、启发大”为特色,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一千多名专家、教师和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者参会。我院师生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的专家同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体现了我院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以及良好的学术研究底蕴和氛围。大家认为,这次会议有助于开阔学术视野,把握外语教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最新动态,对进一步提升我院外语教学研究的水平和层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