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29日,第十一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年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胡壮麟教授、中国社科院的董小英教授、南京大学的陈新仁教授、四川大学的赵毅衡教授、复旦大学的熊学亮教授、南开大学的张志庭教授、山东大学的屠友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张杰和辛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的孟华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马壮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的齐效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易晓明教授、新星应用技术研究所的王少琳教授等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院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腊宝教授、研究会秘书长苏晓军教授,常务理事王军教授,以及我院段慧敏、段春云、沈鞠明等老师参加了此次盛会。
28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田海龙教授主持,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修刚教授和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胡壮麟教授先后致辞。本次大会分别在28和29日上午安排了10场大会发言,发言专家按先后顺序分别是: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古远清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复旦大学熊学亮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杰教授、南开大学张智庭教授、苏州大学王腊宝教授、山东大学屠友祥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孟华教授。王腊宝教授大会发言的题目是“‘结构主义先生’与奇想文学”。其余参会者在语言符号学、符号与传媒、汉字与中国符号学、以及文艺符号学四个分会场进行发言和讨论。王军教授应邀参加了第一组的交流和讨论,王腊宝、苏晓军、段慧敏和沈鞠明等参加了第四组的活动,在第四组中,苏晓军教授做了题为 “Towards an Empirical Cognitive Poetics”的发言,段慧敏博士做了题为“《茫茫黑夜漫游》与《追忆似水年华》的互文关系――兼论塞利纳小说的‘颠覆性’”的发言,沈鞠明博士做了题为“符号学视角下大学英语课本对学生跨文化识读能力的培养”的发言,王腊宝教授应邀在第四分会场进行了总结点评。
本次年会的闭幕式由苏晓军教授主持。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王少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董小英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王永祥教授分别代表四个分会场汇报了各会场的讨论情况;苏晓军秘书长做了研究会近两年来的工作汇报;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林正军教授作为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年会承办方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演讲;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铭玉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最后胡壮麟会长致闭幕词。
本次年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高效努力之下开得成功圆满,会议期间,代表深入交流学术,会议之余,大家对研究会的未来充满期许。本次年会期间,研究会召开了全体理事会议。理事会议就过去1年多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还就下届年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进行了讨论,此外,理事会还接受推荐,增补了部分新的理事,我院沈鞠明博士被增补为研究会理事。第十一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年会适逢研究会成立20周年,因此,本次年会期间,与会代表深情话旧,学术对话深入而富于激情,大家一致表示将继续积极投入地支持我国的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为助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