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我院大学外语部张卓老师参加了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思维的空间:演讲及写作教学与研究的新发展”。国内外外语教育专家以及国内高校外语教师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共同主办,邀请国内外演讲及写作教学研究领域专家做主旨报告,并按主题设置6个分会场,促进专家和教师互动交流。本次研讨会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国际演讲学权威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Stephen Lucas教授、复旦大学褚孝泉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以及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进行主旨报告。四川大学任文教授、复旦大学万江波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宿玉荣老师和清华大学张文霞教授分别担任六个分会场主持人并做专题报告。
    王守仁教授指出,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并未达到一个理想水平,大学生虽然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一定交流,但大多数仍无法清楚、详细地谈论广泛领域的话题,不能就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能对各种可能性陈述其利弊。王守仁教授认为,大学英语教育应当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变:教学内容多样化、评估方式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外语学习需求。在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之下,他尤其强调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指出英语写作教学内容和写作评估的方式仍需要进行多样化改革。
    Stephen Lucas教授从修辞批评视角,阐述了演讲修辞批评主要涵盖的七个角度(speaker & purpose, occasion, historical context, audience, speech text, delivery, consequences),并从这七个角度出发,对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一演讲进行全面分析,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一个完美的修辞分析示范。褚孝泉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重视written culture的社会,而西方则更加重视oral culture。在缺乏演讲传统的中国,高等教育若要推广英语演讲就需要借鉴西方的演讲传统,借鉴这些要素对反思中国的英语演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褚孝泉教授强调英语演讲教学的重要性:在国际舞台上,英语演讲正逐步成为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方式之一。何莲珍教授的报告对刚刚结束的英语写作大赛的写作赛题对选手作文以及评分结果产生的影响做了科学严谨的分析;王俊菊教授从课程设置、教材、教师、教学方法、评估方式以及写作教学研究等方面对写作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述。
    在主旨报告和专题讨论之外,大会还安排了演讲教学示范课展示、教学录像观摩、《演讲课堂活动手册》征稿会等丰富实用的研讨环节,为参会教师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闭幕式上,褚孝泉教授与徐建中总编辑分别致辞,指出本次研讨会是首届演讲与写作“联姻”的盛会,主会场和分会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将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演讲与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断为国家输送高层次、国际化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