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8日,第五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校区召开。该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承办。本次会议主题为“新形势下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互化”。
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名外语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有6场主旨发言、5次专题发言、10组团队展示、4个工作坊及10组分组讨论。主旨发言中,英国圣马克与圣约翰大学的教师教育专家Tony Wright教授论述了职前教师教育所遭遇的困境和出路。华东师大的邹为诚教授探讨了提高职前教师教育效果的问题。北师大程晓堂教授则对中国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宁波诺丁汉大学冯安伟教授则以Basic Vocabulary in Multilingualism and Interculturality为题,论证了提升外语教师多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广外欧阳护华教授探讨了以师徒交往、私下分享、具体指导为特征的一种高压力下中国普通年轻教师本土发展途径。《叙事探究》期刊主编Michael Bamberg教授介绍了外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教师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另外,国内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领域内专家们―北师大的王蔷教授、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郑新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吴一安教授,周燕教授分别做了专题发言,探讨教师教育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
我院顾佩娅教授携陆倩、陶丽、金琳等三位老师及两名博士生(古海波和陶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的团队展示,报告了由顾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英语教师环境研究”项目中期成果,获得在场同行的高度评价,他们肯定了该项研究的前沿性,认为该研究不仅借鉴了国际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叙事框架并成功进行了本土化应用,而且深入外语教师的内心世界,凸显教师全人发展的人文研究理念以及质性研究范式。参与团队展示的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
本次会议梳理了我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现状,强调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呼唤外语教师生存与发展环境的优化。由顾佩娅教授带领的团队发言被专家称是在当前教师发展严峻态势下奏响的“积极的音符”。六个子课题涉及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环境现状、教师文化,教师情绪劳动,教师韧性,教师能动性和教师研究者成长,选题均属本领域最新关注。6日晚召开的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顾老师再次获选常务理事。下一届全国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更多信息参见会议网站:http://www.clal.org.c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