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21日,“2013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在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谢天振、许钧、张柏然、王宁、郑培凯(香港)、谭载喜(香港)、王宏志(香港)、杨承淑(台湾)、朱志瑜(香港)、穆雷、王东风、柴明�、刘和平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香港、台湾及祖国内地100余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我院王宏教授、杜争鸣教授、王瑞东副教授出席了论坛及年会。

    大会设五大专场,包括翻译总论专场,翻译史研究专场,中译外研究专场,翻译教学专场和翻译理论研究专场,涵盖翻译历史研究、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教学问题、中译外问题、翻译与跨文化等诸多领域。31个大会发言、12场小组发言以及青年沙龙全方位地探讨了翻译研究、翻译学科建设的各个层面。王宁、许钧、谢天振、张柏然、曹明伦、杨全红的大会发言从翻译与跨文化阐释、中译外的宏观政策、传统译论到当代译论的演变、当代译论建构与传统译论的关系、引介西方译论过程中的误读误译、国家译介的国际思考等宏观角度陈述了自己的思考;王宏志(香港)、谭载喜(香港)、邹振环、杨承淑(台湾)、朱志瑜(香港)、赵稀方、王恩冕、张思婷(台湾)、费小平的大会发言从香港翻译史上三个有价值的课题、中西译史译论中几组译学概念的认知、西学译书目录在译史研究中的意义、《语苑》(1908-1941)中的译者群像、晚清时期翻译的选材、《新青年》的翻译文学、北平沦陷时期翻译状况、上海孤岛时期文学翻译的发生、戒严时期中国流亡青年在台湾的文学翻译活动、革命家式翻译家张闻天等翻译史的角度考察了两岸三地的各种翻译活动;鄢秀、陈小慰、江帆、葛校琴的大会发言分别从《牡丹亭》的英译、外宣翻译、外文社《红楼梦》英译本编辑行为、《围城》英译底本考证等角度关注了中译外主题;刘和平、柴明�、穆雷、王东风、韩立强的大会发言分别从翻译专业教学理念与方法、翻译专业教学的国际化途径、中国翻译学博士培养的历史回顾与思考、跨学科视野中的笔译教学法、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课程建设等角度为翻译教学出谋划策;吕世生、段锋、刘华文、任文、高宁则从人文社会学科的翻译转向与翻译研究的学科建构、概念溯源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翻译思维的认知进路、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鲁迅直译观的语学基础等角度关注了翻译理论研究。

我院王宏教授做了题为“试论中国典籍英译史的撰写原则”的大会发言并主持了翻译理论研究专场的大会发言。杜争鸣教授、王瑞东副教授则分别在各自小组做了“关于翻译类研究生新增相关课程的几点建议与思考”和“解释学视野中理解对象的客观性问题”的发言。与会期间,王宏、杜争鸣、王瑞东老师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我院近年来在翻译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受到与会译界同仁的广泛赞许。

       大会期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召开了全体理事会会议并进行了换届选举。理事会同意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辞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会长,推选南京大学许钧教授担任新一任会长,谢天振教授担任名誉会长。理事会同时推选了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副会长和新的常务理事、理事。我院王宏教授当选为理事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