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29--7月1我院苏晓军、沈鞠明、徐卫等三位教师以及研究生王亚星同学赴西北师范大学参加了“第四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七十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胡壮麟教授做了长达一小时的大会主旨发言,发言的题目是“论当代符号学研究的学科地位”。胡壮麟教授系统地梳理了当代符号学家对符号学研究作用的种种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普通符号学与应用符号学应互补发展,才能免除普通符号学家徘徊不前的痛苦。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胡壮麟教授的主旨发言高瞻远瞩,为我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还有: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复旦大学熊学亮教授、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教授、清华大学杨永林教授、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壮寰教授和李美霞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齐效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董小英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孟华教授、陆军军官学校王少琳教授、南通大学吴兴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永祥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院长张喜华教授等。除大会发言的专家外,其余参会者分“符号学思想阐释”、“符号学与文本分析”、“符号、文化与传播”、“符号、认知与文字”、“符号学与文学”、“符号学与语言教学”等六个分会场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们废寝忘食,发言和讨论的激情超出想象,有些分会场的讨论持续到晚上七点多才结束。

 

  在本次会议上,我院四位师生积极参加发言和讨论,给与会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苏晓军教授的参会论文题为“认知符号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徐卫博士的参会论文题为“汉字日本话的符号学阐释”;沈鞠明博士的参会论文题为“从符号学视角探析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识读能力的培养”;王亚星同学的参会论文题为“《欲望号街车》的多模态隐喻分析”。与会期间,我院苏晓军教授还参加了29日晚的常务理事会,沈鞠明博士以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秘书处专职秘书的身份列席了会议。此外,苏晓军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担任了第一分会场的点评专家,并在大会闭幕式上宣读了常务理事会讨论确定的若干事项。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曹进教授以及他领导的包括高育松副院长和靳琰教授等组成的团队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和巨大的心血,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曹进教授的大会发言“甘肃华夏文明之符号承载与对外传播”也被盛赞为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演讲并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1994年在苏州大学成立。近二十年来,研究会在会长胡壮麟教授的领导下主办了十届年会(两年一届),四届高层论坛,为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也是挂靠在我院的唯一的全国性研究会,多年来,我院一直不懈地努力,大力推动研究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培养符号学方向的人才,希望本院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该研究会的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