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9,延边大学前任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学部委员、延边大学东北亚跨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学科亚非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金柄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9日上午,金柄珉教授在红楼115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东亚文学的生成与互动”的精彩讲座。我院朝鲜语系的近80名师生出席了本次讲座。

 


 

金柄珉教授在讲座中首先界定了东亚文学的概念。他指出东亚文学是东方乃至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主要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部以儒释道文化为精神支柱的东亚人精神文明史的记录。他认为东亚文学的长足发展得益于该地域各国文学特有的传统及其互动。东亚文学的互动包括直接对话和潜在对话这两种。并从异国体验叙事、文本传播、潜在对话等三个方面说明了东亚文学的互动与生成现象。异国体验叙事中一种是韩国人和日本人的中国体验叙事,另一种是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日本体验叙事。文本的传播是文化互动的主要媒介和途径,文本因其有形性,在传播过程中较少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制约。同时,文本的传播通常不是单向模式,而是双向乃至多向模式,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出现变异和再创造。潜在对话就是指处于两个或多个不同时空的文学作品探索同一主题的文化对话。具体有安藤昌益的《法世物语》和朴趾源的《虎叱》。最后他指出阐明文学创作中的潜在对话,能够发现和确认各国、各民族文学间的互动与生成关系。

金柄珉教授渊博的知识深深吸引了在座的老师和学生。最后,教授热情地解答了部分在场学生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