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潘钧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3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潘钧教授莅临我院,在崇远楼二楼口译实训室201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从语言的临摹性原则谈起”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施晖教授主持。


    潘钧教授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副会长。《高等日语教育》主编,《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日语研究》、《跨语言文化研究》编委。著有《日本辞书研究》、《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主编“现代 日语语言学丛书”,主编《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合编《日语语言学》、《日语知识百题》、《日语概论》 、《认知语言学入门》 ,合编著《日本古代文言文选》,译著有《日语概说》、《写给大家的日语史》 、《写给日语教师的认知语言学》、《英汉多功能辞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南欧卷》等。获2013年度中青年汉日对比语言学优秀成果奖“优秀专著奖”,2014年第7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潘教授首先通过中文中一些常见的例子,幽默风趣地引入了“语言与认知”的话题。之后系统而简要地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学科性质、发展、理论基础、基本理论等,并通过汉日对比以及和西方语言习惯的对比,说明了日语中独特的视角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一些看似很复杂的语言现象。最后,对于开展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必要性,潘教授谈道,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并给出了“从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入手,结合日语学习中的难点和若干有趣的语言现象,阐明语言与语言的使用者即人的主观层面的相关性,目的在于为学生打开一个思考语言与文化诸现象的新思路和突破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从而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的实质有一个崭新的理解和认知”的建议。


    在提问环节,潘教授围绕在场学生提出的有关日语的省略性的问题和施晖老师提出的有关结尾词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潘教授幽默生动的讲解让听众对认知语言学等相关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更深的认识。讲座结束后潘教授与部分研究生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拓宽了大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