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在外国语学院崇远楼201口译实训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论文:从萌芽到转载”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陈大亮教授主持。
黄忠廉教授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协作导师、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及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变译理论、科学翻译学、应用翻译学、理论翻译学、汉译语言、汉外对比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5项(重点1项,一般4项),部级7项,出版学术著译作32部,主编丛书7套,发表学术论文310篇。
本次讲座中,黄教授以指导学生发表人大转载科研论文为例,逐步、详细剖析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及国家需求萌发好点子;如何搜集、筛选文章做综述;如何通过不断阅读调整、扩大文献;如何不断修改、完善提纲;如何不断修改内容构建文章“金字塔”;如何在文章发表及被转载后进行及时地反思,即论文从“萌芽”到“转载”的七个步骤:“萌芽与土壤”、“备法备料备私想”、“敢于入手合源流”、“柳暗花明另起灶”、“依纲打造显核心”、“文不厌改渐深化”及“有幸转载细思过”。
黄教授指出:“萌芽与土壤”要求作者做生活、学术的有心人,依据自身生活、学术背景及社会现象,结合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萌发好的学术点子。“备法备料备私想”是一个层层剥笋的过程,作者首先要了解不同形式综述的特点,然后根据需要搜集文章并用跨学科的方法进行筛选,最终确立主题。“敢于入手合源流”要将学科本体与国家需求、国际前沿紧密结合,这集中体现在文章标题的思想性中。“柳暗花明另起灶”是指通过分类阅读不断调整和扩大文献,既包括时间上的纵向对比又涵盖国内外的横向比较,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作者的自动释疑解惑。“依纲打造显核心”、“文不厌改渐深化”即通过层层凝练、不断修改文章的层级标题及内容构架打造文章的“金字塔”。“有幸转载细思过”包括及时反思文章成文过程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乘胜追击,不断打造精品。
最后,黄教授还与师生们分享了文章易被高水平刊物转载的“秘诀”,主要包括:文章反映的是宏观、中观、普遍性的现实问题;能够体现学科的重点、难点及前沿点;文章的创新性:包括概念术语的创新及方法论的创新。
黄教授以“实证法”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科研论文的真实写作过程,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广大师生受益良多,对科研论文写作的步骤、方式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