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院长杨全红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3月29日下午,温州商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院长杨全红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在崇远楼201展开了题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翻译之思考与试译”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翻译系王宏教授主持,翻译系的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杨全红教授现任温州商学院党委成员、外语外贸学院院长、语言与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浙江省商务英语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翻译学会常务理事;杨教授曾任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学科带头人,并兼任中国译协理事、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翻译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翻译学会常务理事等。杨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中国翻译》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讲座分三个部分,分别是译者,易也;译者,怡也;译者,疑也。首先,译者,易也。杨教授给出了古今中外的众多专家学者给翻译下的定义。比如说:陈寅恪先生提到的“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提到“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其中,杨老师比较赞同钱钟书先生对“翻译”的理解并给出了自己对“何谓翻译”的总结:recast, recipher, recompose, recreate, re-enact, reformulate.在这一串英文单词中,相同点即一个“变”字。“A good writer is rewriter.”译成“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翻译学习者需要多应用变译策略。接着杨教授更是用大量的例子与大家分享“译者,怡也”的观点。杨教授还跟我们讲述了他在阅读李敖翻译的作品和著作的一些感受,建议大家阅读几篇李敖的作品。最后,杨教授也强调在翻译的学习中要懂得提问,多疑多思,即“译者,疑也”。杨教授举例表示生活中处处有翻译,只要留心并思考,就会有所收获。
讲座结束后,翻译系杜争鸣老师做了简单的总结。此次讲座生动活泼,例证详实,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