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Nicholas Chrimes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11月13 日下午,剑桥大学Nicholas Chrimes教授莅临我院,在崇远楼二楼多语种口译实训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Historic Path of 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st”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院长助理、翻译系主任孟祥春副教授主持。
Nicholas Chrimes教授先后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法国Insead商学院。他曾任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姆斯博物馆前馆长,现任剑桥东方文化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菲茨威廉姆斯博物馆讲解团主席、英国Chinese Weekly杂志专栏作家。Nicholas Chrimes教授对英国文化,特别是在教育与历史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并做了深入的研究,这是一位博学的文学家与历史学家。其著作”Cambridge: Treasure Island in the Fens”已出版发行中译本;与此同时,Nicholas Chrimes教授的最新作品”An Englishman’s Journey in China”也即将出版。
Nicholas Chrimes教授对中西方关系历史发展进程分六个阶段进行了阐释。具体而言,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丝绸之路就已经成为中西方联系的枢纽。到了六世纪至十一世纪,中西方联系虽然受限,但是仍然得到了缓慢的发展。此后一直到十六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激发了西方的文化觉醒且改变了西方社会阶级结构,更多的西方人开始去往东方。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随着文化的发展与财富的积累,贸易、外交、传教活动与冒险精神的刺激等一系列因素都使得中西方之间的联系更为深入。紧接着,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贸易在中西方的联系交往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最后,在新时期,文化因素开始在中西方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着中西方的联系交往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Nicholas Chrimes教授以历史文化为主线,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西方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交流途径与发展。Nicholas Chrimes教授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应当建立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之上。
Nicholas Chrimes教授的讲座生动活泼,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讲座最后,现场师生就“英日两国的比较分析”、“西方人对中国愈加感兴趣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探讨。此次讲座激发了我院师生研究中西关系发展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