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方梦之教授莅临我院讲学
10月18日下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方梦之教授莅临我院,在崇远楼二楼多语种口译实训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译者/MTI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职业方向》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翻译系王宏教授主持。
方梦之教授身兼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海科技翻译》主编、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英汉语对比研究会理事多职。方教授至今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语言和翻译方面的论文百余篇,专著有《科技英语实用文体》、《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英语科技方体:范式与应用》等,主编或任副主编的著作有《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译论纵横》、《新编科技英汉辞典》等。方教授曾两次获得中国翻译学会论文一等奖,1994年获首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方教授从物理空间和知识密度,译事发展和工作前景,工作方向和业务内容,职业要求和知识储备四个方面介绍了译者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的发展变化,译者知识储备的不断扩大,译者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前景,新形势下译者面临的职业要求和应具备的能力素养以及一名合格译者应具备的个人品质和坚定意志。
讲座中,方梦之教授列举翻译者从一开始的“人各一室”到“三人一间”再到“人各一机”,译者的物理空间逐渐变小,自由度逐渐降低,而知识密度却日益变大。接着,方教授指出国内国际语言服务市场繁荣,发展前景很好,并介绍了MTI学生的工作方向及业务内容。最后,方教授向我们传达了MTI学生的职业要求和应具备的能力。MTI的设立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专业译员应具备六大能力: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信息挖掘能力、主题知识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翻译服务和产出能力。
在提问环节中,方教授主要就在场师生所提的“当今热门专业翻译技术与应用专业”,“咨询工作对MTI译者的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时,方教授在本次讲座中分享了其翻译实践经历,以朴实深刻的语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