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典籍英译大家汪榕培先生

    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语言学家、词汇学家与英语教育家,我校柔性引进特聘教授汪榕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9月11日15时在大连市去世,享年76岁。
    汪榕培先生(1942-2017)于1964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随后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并于1967年毕业;先后在黑龙江某部队农场和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任职,并于1975年入职大连外国语学院直至2002年,历任教师、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历年来曾获政府特殊津贴、陈香梅教育奖励基金一等奖、辽宁省优秀专家、大连市优秀专家等奖励;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会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辽宁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委省政府咨询委员、大连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等。
    汪榕培先生自2002年作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来到开元网站登录入口工作至2015年6月正式荣休,长达13年之久,曾任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与翻译学科带头人,为我院的翻译学、语言学(尤其是词汇学)以及文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院翻译学博士点设立与壮大、我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都贡献良多;作为博士生导师与博士后合作导师,在我院工作期间,培养了16名典籍英译、词汇学和文学博士研究生(含博士后)以及20多位硕士研究生;连续11年为我院研究生开设“典籍英译”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
    汪榕培先生学术研究涉及英语语言文学的多个领域,成就斐然。他在英语词汇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83年出版的《实用英语词汇学》是我国在这一学术领域中的第一部专著,1997年出版的《英语词汇学教程》、1999年出版的《英语词汇探胜》和2000年出版的《英语词汇学研究》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92年出版的《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和1997年出版的《九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则追踪了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汪榕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典籍英译大家,其译著在前人的基础上充分采用了国内对古代经典著作研究的最新成果,又体现了当代流行的英语风格,力求“传神达意”,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外国研究者的瞩目。先后完成了《英译老子》、《英译易经》、《英译诗经》、《英译庄子》、《英译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英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英译陶诗》、《英译牡丹亭》、《英译邯郸记》、《陶渊明集》、《邯郸记》、《吴歌精华》、《评弹精华》、《昆曲精华》、《苏剧精华》等译著,其中8种已入选《大中华文库》,为当今典籍英译翻译家中被选最多者。汪榕培先生耗费20年心血,翻译完成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紫箫记》。2017年8月,《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我院张玲副教授参与翻译)一书版权授权给英国布鲁姆斯伯里出版集团(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该书将以纸质图书和电子书的形式通过其英国公司、美国公司和印度公司出版发行,并被收录入该出版集团的“在线戏剧图书馆”网站。汪榕培先生还长期为上海昆剧团、北京昆剧团和浙江昆剧团的演出字幕做英译工作,为昆剧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奉献才华。
    “休恋逝水,情系幽兰”,这是汪榕培先生名片上的文字,汪榕培先生书房的名字正是“幽兰斋”。汪先生献身外语教育事业40余载,桃李满天下;笔耕不辍,著译等身,为教书育人、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才华。汪榕培先生治学之法、精神、思想、情怀、风骨,必会泽被后辈学人。
    水去情在,幽兰长芳。对汪榕培先生来说,当是乐土多雅事,犹记牡丹亭。特此深切缅怀先生,并致敬意!

外国语学院  2017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