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日下午,南京大学张新木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在崇远楼二楼多语种口译实训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符号学与文学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法语系主任陆洵教授主持。

 


 

张新木教授为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张教授主要研究语言学、符号学与法国文学曾出版《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恐怖的权力》等译著40余部,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法语阅读》,并出版专著两本:《法国小说符号学分析》与《普鲁斯特的美学》。

 

讲座中,张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以此鼓励广大师生,多读书,勤思考,强调对待学术研究必须耐心用心。紧接着,张教授对符号学的起源做全面概述,谈到了符号学众多代表人物,包括索绪尔皮尔斯和巴特阐述了他们符号。张教授还指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但现代语言学的繁荣又推动了符号学的发展。随后,张教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形象生动地论述了符号的功能和分类,以此解释符号和意义的关系。最后,张教授梳理了符号学与文学的联系。他指出,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学符号可分为三类,即语言层面上的陈述符号、行动层面上的形象符号和叙述层面上的叙事符号。张教授从符号学的角度,分别对这三方面进行阐释,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为了让广大师生了解更加丰富详细的符号文学类解读,张教授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了他的两部著作《法国小说符号学分析》与《普鲁斯特的美学》。

 

 

 

讨论环节中,在场师生积极参与,气氛十分活跃,张教授就符号学的分类符号学和修辞格界定等问题做了十分详细的解答。张教授在本场讲座中以独特而深刻的见解、鲜明而生动的例证、诙谐而幽默的语言多次得场下热烈的掌声,同时让广大师生深入解了符号学、语言学及文学的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兴趣,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