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5日―8日,“一带一路”建设:俄语口译问题与前景国际论坛暨第二届全国俄语口译教学与口译理论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我院周民权教授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莫斯科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俄语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70余名国内俄语学者以及来自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国立鄂木斯克大学、圣彼得堡市政府等单位的10余名俄罗斯学者参加了会议。
在5月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游旭群教授、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院长白文昌教授、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尼古拉•卡尔博夫斯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伊琳娜•波波娃教授、圣彼得堡市长顾问拉丽萨•卡拉维娜女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启龙教授等先后致辞。在随后进行的大会发言中,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尼古拉•卡尔博夫斯基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建华教授、苏州大学周民权教授、山东大学丛亚平教授、武汉大学胡谷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等就口译理论、俄语口译质量和俄语口译人才培养以及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院周民权教授的大会发言题目是“俄汉口译教学中的语用能力培养问题”,重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交语用能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现场互动环节较为热烈。
继5月6日下午参加分组讨论之后, 周民权教授主持了7日上午最后一场大会发言。黑龙江大学白文昌教授、莫斯科大学奥莉加•柯斯基科娃教授、厦门大学俄语外教叶连娜•汉娜波里斯卡娅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王清华教授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刘育红等围绕大会主题各抒己见。通过中俄学者以及国内英语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与会者对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口译理论的界定及研究、口译理论工作者与口译实践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期待着在下一届全国俄语口译研讨会上分享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