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26日,我院大学外语部孙倚娜教授、赵新刚老师、张卓老师参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杭州共同主办的“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生态构建与创新发展高端研讨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守仁教授、副主任委员赵雯教授、委员孙倚娜教授和张敬源教授,以及吉林大学潘海英教授和林娟老师、国防科技大学况守忠教授、刘源源副教授和李慧辉博士、电子科技大学胡杰辉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一纲多本”、“多元个性”―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实施的思考、面向智慧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群与新形态教材同构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线上线下外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破与立”,“存与变”:基于网课和新形态教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从CALL到MALL:构建混合式外语教育新生态的主题报告。来自重庆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团队做了校本大纲交流讨论。
王守仁教授围绕“一纲多本”、“多元个性”两个主题展开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实施的思考。“一纲”即外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多本”要求各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关于外语教学“多元个性”,王守仁教授指出外语教学应是一个多元化、个性化和谐发展的生态体系,外语教学的生态建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
孙倚娜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探讨了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与“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形态教材同构建设的可行性和成功案例,介绍苏州大学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着重建设“英语报刊选读”、“影视英语”、“英语高级口语”、“翻译与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中国地方文化英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双向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课程群团队老师编写了依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系列教材,为新时代学习者搭建了个性化、多样化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互联网+”学习生态。
此次研讨会鲜明呈现教学改革中教师与教学团队的融合、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是一次推动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建构与不断创新发展的研讨盛会。
http://cep.suda.ed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