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我院“英语名师系列讲座”在世界文化教室举行,大学外语部三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和教学研讨。外国语学院孙倚娜副院长主持了研讨会,对应邀来我院讲学的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师李霄翔教授和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海啸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希望专家能够对我校大学英语教改现阶段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霄翔教授首先做了题为《教、学、管集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视野》的专题讲座。李霄翔教授提出“教、学、管集成,责、权、利明晰”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模式,并且强调教学管理机制应该在公开、透明、公正的前提之下,增强信息沟通、提供展示机会、提供支持条件。教、学、管集成有利于创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责、权、利明晰则是优秀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此外,针对大学英语教师课时重,发展平台有限的现状李霄翔教授也表示充分理解,但同时又指出,目前大学回归教育本位是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优秀开放教学资源却仍然匮乏,这都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科研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后,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海啸教授首先做了题为《语言能力多维性与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的讲座。王教授首先指出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多维性;其次,王教授认为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集语言目标、课程目标、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于一体;课程性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具体指语言知识、使用策略、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文化素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根据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级别的教学目标相应分为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供各高校在制定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其他教学文件时参照基准。最后,王教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个性化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唯一选择。
两位专家的讲座信息丰富,令参加此次教学研讨的大学外语部教师深感受益匪浅。职业危机感和使命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源动力,而科学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体制则是教师发展的有力保障。此次教学研讨在大学外语部教师提升自我业务能力,增强团队归属感,明确职业规划,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