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日本明治大学山泉进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丁国旗教授、复旦大学胡令远教授来我院参加“亚洲共同体的新构筑――文化的传统与交流”系列讲座,并做精彩演讲。本期三位教授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分别从日本共产主义思想、日本社会与朱子学、亚洲政治问题历史与现状等方向探讨亚洲共同体的可能性,为我校师生带来三场各有特色的讲座。
12月7日,前日本明治大学校长、现任明治大学图书馆馆长、法学院教授的山泉进教授于我院崇远楼一楼报告厅做“亚洲联合思想――幸德秋水和大杉荣”讲座。本次讲座由李东军教授主持并担任现场翻译。山泉进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日本共产主义思想的先驱――幸德秋水和大杉荣,并对他们的主要思想进行了分析。山泉进教授指出,日本早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受基督教影响较大,以“博爱”为其主要口号,期望在亚洲建立起一个无产阶级的共同体。然而当今日本社会却在逐步走向“无缘社会”。对此,山泉进教授结合幸德秋水和大杉荣,指出人与人之间羁绊的重要性,认为应该超越“无缘蛇虎”,以“幻想共同性”克服民族主义,再建第三“社会”(生活世界)领域。
12月9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丁国旗教授来我院讲学。讲座以“日本近世社会对朱子学的接受与批判”为题,在崇远楼二楼会议室举行。在我院李东军教授的介绍下,丁教授从其长期从事的朱子学入手,讲述了日本近世对朱子学的接受与批判。从早起藤原惺窝、林罗山、山鹿素行、熊泽蕃山等学者对朱子学的推崇,到以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首的日本古学派对朱子学的迟疑,最后在对朱子学的批判中加茂真渊、本居宣长的日本国学派开始兴起。丁国旗教授认为真是这种接受、迟疑、批判的态度中日本近代思想开始萌芽,这种交流构建了新的亚洲秩序。
12月21日,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胡令远在我院崇远楼二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东亚共同体构建的历史、现状与愿景”讲座。胡教授从东亚共同体构建的历史出发,认为东亚共同体已经完成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过度。尽管过程中存在政治经济局面失衡、领土争端加剧、美国重返亚洲改变东亚格局、各国文化差异摩擦等问题点,胡教授认为我们应对东亚共同体持有信心,并认为在东亚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中国应当担当起“负责任大国”身份,参与该体制的建设。同时,胡教授还指出了东亚海洋权益、美国的动向是未来影响东亚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因素。
三位教授围绕社会学领域不同的视点,为我们带来三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期间我校师生积极提问,给教授带来了很好的印象。下周一(12月26日)会有One Asia财团理事长――佐藤洋治先生为我们做“亚洲共同体的新构筑――文化的传统与交流”系列讲座最后一次讲座,欢迎同学们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