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20日,“第三届全国俄语专业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暨“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成立35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民主楼隆重举行,包括我院俄语系赵爱国、周民权两位教授在内的来自全国120余所高校的俄语院系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共计18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和庆祝活动。出席论坛和纪念大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学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党委书记、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副会长刘利民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教授,原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张国有教授,俄罗斯驻华使馆官员等。
在19日上午举行的“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成立35周年纪念大会”上,刘利民会长首先代表“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汪嘉斐教授颁发了“普希金奖章”,表彰他从教50年多来为俄语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此外,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还对从事俄语教育50年以上的国内杰出专家学者进行了表彰,来自黑龙江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大学等高校的25名老教授分别被授予“中国俄语教育终身成就奖和杰出贡献奖”。
此次论坛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俄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展开,上海外国语大学郑体武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北京大学宁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隋然教授以及我院俄语系赵爱国教授、周民权教授等分别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赵爱国教授的题目为“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俄语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创新断想”,周民权教授的题目是“老题新做:俄汉传统言语礼节中的社会性别定型研究”),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和热议。
从此次论坛的成果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对我国的外语教育尤其是俄语教育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论坛提出了建设“大俄语”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构想,这将促使传统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向具有综合性质的“俄罗斯学”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