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30日,王军教授参加了在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校区举办的“第五届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本次论坛由夏威夷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协办,来自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挪威、日本、韩国、印度、南非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学者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跨文化交际、语言类型学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本次会议共安排了4人进行主旨发言(keynote speech),4人进行主题发言(plenary speech),在5个分会场分四个半天安排了75人进行了每人30分钟的发言。
本次会议的主题虽然是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但话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会议一开始,主办方就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鼓励各个方向的语言研究者都积极参与到会议的讨论中来。由于与会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在各自的翻译研究中更多地是从本国语言实际出发,探讨跨语言与跨文化交流的各种关系。会议空谈翻译理论的很少,多数学者的报告都涉及比较具体的问题,如P. Nogelmeier对夏威夷方言的翻译研究,L. Venuti基于对特定文本翻译的思考,T. Hermans对耶稣会士传教的翻译研究,Z. Poposki基于个案研究构建了一个跨符号翻译模型等。
王军教授在分组研讨会上做了题为Semantic Prosody in Oppositional Collocations―With some implications for translation的30分钟的发言,并与听众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王军教授与来自各个国家的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特别推荐了我们学院的英文期刊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向有兴趣的学者赠送了我们的期刊及宣传材料,许多专家都对我们期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我们的办刊质量表示认可,并愿意将来为我们提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