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10日,第十五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和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办,澳中理事会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协办,会议的主题为“世界格局中的澳大利亚:历史、现实与未来”(Australia in the World: Past, Present and Future)。我院王腊宝院长、王丽萍老师、黄洁老师及部分在读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中包括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韩峰、北大必和必拓澳研讲席教授Greg McCarthy、中国资深语言学家、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昆士兰大学David Carter教授、格里菲斯大学Colin Mackerras教授、墨尔本大学Kate Darian-Smith教授、迪肯大学David Lowe教授、清华大学王敬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吴迪教授等。这些学者分别在8日和10日上午的大会上作了主旨发言。我院王腊宝院长在10日上午也作了题为“Post-war Realisms in Australian Fiction: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的主旨发言。
在8-9日的分组讨论中,王丽萍和黄洁老师也分别参与了交流。陈振娇、施云波、张丽丽等部分博士生也通过小组进行了发言。孔一蕾和毕宙嫔等已经毕业的部分本专业博士也在分组交流表现积极,他们的发言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关注。在10日的“2016 ACC Award”颁奖环节,王腊宝院长以新近出版的专著《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一书毫无争议地荣获本年度的“Australia-China Council 2016 Book Prize”,一同获奖的还有国内资深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朱炯强教授和著名翻译家李尧先生。
本次年会期间,研究会进行了领导机构的换届选举,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被推选为新一任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在闭幕式上,孙有中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推动研究会的工作,为大家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不断提升研究会的交流水平,为中澳友好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他宣布,2018年的年会将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
本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次规模宏大、内容深入、影响广泛的盛会,为两国学者的相互理解和深入交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届研究会定会把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