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日,我院杰出校友、著名学者徐贲教授来到母校讲学,他讲学的题目是:数码时代的大学生深层阅读,王欣书记主持了本次学术报告,我院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徐贲教授上世纪曾就读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和外语系,后在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St Mary’s College英文系教授,著作等身,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 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1996)、《文化批评往何处去》(1998,2011)、《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2005)、《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2005)、《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2009)、《在傻子和英雄之: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2010)、《什么事好的公共生活》(2011)、《统治与教育:从公民到国民》(2012)、《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2013)、《公共说理十八讲》(2015)等。

 


 

在此次讲座中,徐贲教授首先介绍了美国大学中的一门以经典阅读为核心内容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在实际参与这门课程的多轮教学之后,他觉得,这门课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门阅读课程的宗旨和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他认为,在数码时代,人们更多地习惯于读�而不是读书了,然而,读书不同于读�,因为一种有别于�读纸读代表的是一种深度的阅读,要求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浏览信息,而要通过阅读来细致辨析和深入思考;培养这种思考习惯和能力,是对每个人都有意义的素质教育和人生历练。他认为,阅读大体上可以分成5个进阶,它们分别是萌芽级、初级、解码级、流畅级和专家级。从解码级开始,我们的阅读可以向两种高级阅读转变,流畅级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程度的加深,专家级阅读更是一种成熟、老练的成人阅读,关键在于形成批判性的思考。深层阅读就是要超越字面意义的阅读,不要读到什么就信以为真,不要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更不要人云亦云。徐贲教授最后结合莎士比亚的历史剧Julius Caesar给大家具体地说明了不同进阶层面上的阅读要求,他强调,大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培养下努力培养自己的深层阅读能力,虽然数码时代的诱惑很多很大,学习深层阅读的训练有时还很艰苦,但掌握深层阅读的能力对于全人教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报告结束之后,不少老师和同学热情发问,徐贲教授非常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在一番热烈的交流之后,王欣书记做了总结,他表示,感谢校友回母校讲学,希望徐贲教授在方便的时候常回母校讲学和指导。本次学术报告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