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9日上午10点,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徐真华教授应外国语学院之邀,在崇远楼世界文化教室为我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漫谈中外文化与法律差异”的讲座。讲座由法语系主任陆洵老师主持,我院近4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徐真华教授首先从理论角度清晰明了地阐释了中西方在文化与法律上的差异。他指出中国以内陆文化为基础,而西方则以海洋文化为根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根基导致中西方在社会发展的基本向度、人本精神、思辨追求等方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中国倡导伦理文化,实行伦理道德对社会的治理,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崇尚圣言,具有较强的群体主义;西方倡导科学文化,实行以宗教或法律来治理社会,西方人重视对自然的征服,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真理的追求,呈现出较强的个体主义倾向。接着,徐真华教授以经院哲学创始人皮埃尔・阿伯拉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中国伤痕文学代表作家梁晓声等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中西方在宗教、哲学、文化形态、个人修为等方面的差异。他还结合中医在西方的传播历程等具体社会现象,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西方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与行为差异。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踊跃向徐真华教授提问,徐老师均一一作了细致的回答。徐真华教授的博学和睿智使整场讲座不仅趣味无穷,而且使师生们收获了许多跨学科研究方面的知识。最后讲座在师生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听完此次讲座,相信师生们一定会对外国文化研究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与科研水平,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座开始前,王腊宝院长亲切会见了徐真华教授,双方就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徐真华教授对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许。学院办公室主任蒋莲艳老师、翻译研究所所长王宏教授、法语系陆洵老师、段慧敏老师共同参加了会见。
徐真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常委,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现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研究法国现当代文学和高等教育学。代表著作《理性与非理性――20世纪法国文学主流》、《文学与哲学的双重品格――20世纪法国文学回顾》、《法国文学导读――从中世纪到20世纪》等。主持完成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十大师德标兵,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火炬手。2009年获颁法国政府“教育骑士勋章”。2015年获得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