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20日,著名学者、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系Jean-Michel Rabate教授应邀来我院访问并洽谈合作,访问期间,他先后为我院全体师生带来了四场精彩的讲座。Rabate教授现任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执行主编、Modernism/Modernity及Textual Practice等期刊编委、美国Samuel Beckett Society主席、费城Slought Foundation创始人和会长,长期从事现代主义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研究,已出版专著和编著30多部,论文近百篇。
12日下午,Rabate教授第一场讲座题为“How Did Beckett Change the Concept of Modernism?”。讲座中,Rabate教授充分肯定了Beckett对于现代主义发展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在他看来,“现代主义”不仅仅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更是一种概念,Beckett汲取前人的观点,改变了“现代主义”一词的定义;Rabate教授进一步指出,Beckett关于“现代主义”的定义源于前人,却又超越前人,其作品系统地运用了哲学理论、悖论及矛盾手法,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最后,Rabate教授总结指出,Beckett推动了现代主义向囊括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家的方向发展。
13日下午,Rabate教授第二场讲座的题目是“Why Did Beckett Write in Two Languages?” Rabate教授首先指出,Beckett 进行文学创作时使用英法两种语言,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风格。法文作品中,文风更加自由有趣,而英文更具文学性。用英法两种语言写作也与Beckett的个人经历有关,出生于爱尔兰的Beckett在1939年以后一直居住在法国,深受法国文化影响。用法语写作,不是对其英语作品的简单翻译,而是使语言更加具有创意和活力。Rabate教授着重提到“风格”,“语言”和“写作”间的关系,风格是一个作家写作的特征,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系统,写作是重要的成果。
20号上午,第三场讲座以研讨会的形式展开,Rabate教授提出来跟大家研讨的题目是“How to Read Literature with Psychoanalysis?”。 Rabate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出版的一部专著Literature and Psychoanalysis,然后着重讨论了Lacan的心理分析理论,他以Hamlet为例,结合Lacan的“Death Drive”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解读方法。与会师生针对他的讨论纷纷就文学分析中到底分析作者无意识还是文本无意识、文学评论界对拉康理论的应用问题、弗洛伊德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以及如何界定文学流派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0日下午,Rabate教授进行了题为Jacques Derrida and the Wars of Deconstruction的第四场讲座。讲座一开始,Rabate教授先回忆了学生时代Derrida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接着结合即将出版的著作,围绕本次讲座的主题展开叙述,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不时引起现场阵阵笑声。在座师生聚精会神,讲座结束后仍意犹未尽,争相提问。此次讲座进一步深化了我院师生对Derrida及其解构主义的认识。讲座提问环节,Rabate教授热情地解答了我院师生的疑问。相信此次系列讲座使我院学子受益匪浅,并将引发一轮有关学术研究的新思考。
Rabate教授于2015年欣然接受我院的邀请来我院访问讲学,并担任我院讲座教授。此次访问我院期间,他参观了学院的部分设施和本部校园,并和王腊宝院长进行了非常建设性的交流,对于未来的合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方案和设想。他表示,作为我院讲座教授,他将定期安排时间来我院讲学、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和指导我院的学科建设。我们期待他下一次的到来,更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国际著名学者来我院工作,推动我们的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