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6日至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南昌召开了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有效性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高端研讨会,国内600多所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专家、学者、院校领导、骨干教师900多人参会,共同探讨解决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有效性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中的切实问题,以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开元网站登录入口孙倚娜、高永晨、张景燕、赵新刚老师参加了此次大会。

 

大会紧密围绕英语教学有效性提升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关键,从理念、模式、方法、路径、评价等不同层面,聚焦问题、分享共识、探讨解决之道。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在主题报告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思考、对策中,从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三个要点出发,指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开展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课堂上尽量开展互动式教学。大外教指委秘书长王海啸教授作了多维语言能力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有效学习的主题报告,报告强调语言能力涉及全人的培养,大学英语的有效学习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伍忠杰做了主题为外语翻转课堂的实验教学报告,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应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伍教授指出,翻转课堂并不是简单地把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颠倒就成,而是同时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他以一个项目任务为案例,为大家生动地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作品,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活动形式,并以调查数据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行为的转变。

 

美国斯坦福大学语言信息研究中心薛平教授的报告“Connecting Technology wit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强调在教学中不应该过度地依赖于机器的自动化手段,唯有促进人机交互与保持好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平衡才可有益于语言的教与学。

 

 大会还分本科高职举行了两场平行论坛。我院孙倚娜教授主持了本科组论坛的两场报告。北京科技大学王娜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其团队在外语教学翻转课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团队通过融合信息化时代的在线开放课程与新兴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解构成“SPOC+小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线上自主学习、线上协作学习、线下社团实践、移动微学习四位一体的外语SPOC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以实践证明了该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重庆大学余渭深教授和他的团队介绍了重庆大学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经验。通过爱课程网络的SPOC课程和开展项目式教学,重庆大学构建了以基于互联网的翻转学习、课堂交互、语言项目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南开大学李霞老师和她的团队分享了她们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实例。南开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以互联网+教育思维重组课程资源,建立三级、两段、三模块和多课型课程体系,采用混合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学生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良好的学术英语能力、一定的思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清华大学杨永林老师和中国政法大学丁韬老师结合典型案例,为大家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评估发展状况。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论无虚言,迷津共解,本次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有效性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高端研讨会于58日上午在南昌圆满落幕。我院出席此次会议的四位老师一致感到大会的专家报告和与会代表的充分交流对我院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