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下午,我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专家进校园――江苏省高校外语骨干教师教研沙龙在我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特邀江苏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霄翔教授以及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郭峰萍老师与老师进行研讨互动,我院副院长孙倚娜教授主持,全体大外部老师以及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苏州经贸职业学院等苏州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李霄翔教授报告的题目是Why PBL?李教授回顾了大学的使命与大学英语教学职责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以及 高校教学规模、质量及现状三大背景,说明教学是人与人的交互过程及高端的学术体验,着重分析当前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研究性教学是当今时代对教育所提出的一个时代命题。在信息化环境下,研究性教学是一个全球性的共识和行动。李霄翔教授随即提出,针对90后学生认知特点和中国90后学生的认知特点,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即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性教学。PBL教学核心是基于主题进行的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和案例教学(CASE-BASED TEACHING)。PBL教学方法主要有:讲座、示范、辅导;个人专研与小组合作多种形式交互活动;书面与口头教研成果展示及个人反思性总结与交流。PBL教学目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李霄翔教授还具体介绍了东南大学教学团队实施PBL的具体操作流程、有效管理经验及学习效果。李霄翔教授的精彩报告激发了现场教师对PBL的极大兴趣,我院大外部顾卫星教授、高燕红老师、我院博士生古海波以及兄弟院校老师们积极提问,李霄翔教授一一耐心作答,风趣幽默。

 


 

郭峰萍老师讲座的题目是“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峰萍老师通过对样课的说课和现场演示,让在座教师对“PBL(Project-based Learning)” 有了深切体会。郭峰萍老师还介绍了她和团队教师们在创新、实践新的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我院教师和苏州科技大学教师就如何在实践中使PBL学习模式常态化等方面进行提问,探讨不同层次学校采用PBL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问题,现场互动气氛非常热烈。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一步了解:如何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与学?如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找到切入点?以及如何创造成熟的教学环境并开展‘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面对日益深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广大老师们少了一些困惑,多了一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