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17日, 我院王海贞、卫岭和黄婷三位老师赴京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本次会议聚焦“国家外语人才培养:标准、指南与评价”,以解读《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两大纲领性文件、引领高校外语教学变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目的。来自全国的1800名高校外语教学专家与学者参加了这一盛会。
本次盛会是传递国家对高等学校外语教育“顶层设计”的发布会,也是国内高校专业与非专业教学同行分享“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研讨会。论坛包括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和专题报告三个阶段。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分别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做了解读。在专题报告阶段,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金艳教授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坚教授分别围绕“语言文化教育”、“‘互联网’+课堂”、“四、六级考试”和“教师发展”主题做专题报告。
专题论坛分为六组,1.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模式创新;2.应用型本科类院校大学外语教学探索;3.“专业+外语”与特色化大学外语教学;4.英语类专业建设与课程实践;5.外语国标与课程改革及教学资源开发;6.“一带一路”倡议与非通用语种教学发展机遇。王海贞、卫岭和黄婷老师分别参加了“英语类专业建设与课程实践” 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模式创新”论坛。专家、学者们围绕新时期国家外语人才培养需求,探讨“教什么(What)”、“为何教(Why)”和“怎么教(How)”等关键问题,议题涵盖学科规划、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
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同时发布了“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TIC),面向国际交流需要,培养中国的国际人才。“第二届许国璋外国语言研究奖”评选也在本次论坛上启动,该奖项旨在推动本领域学者潜心探索,推动我国外语界学术进步。会议期间,卫岭和黄婷老师还受青岛大学大学外语教学学院院长李秀清的邀请,就苏州大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目标进行了介绍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