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6日上午,外国语学院教授会议在校本部崇远楼二楼世界文化教室举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授、院办主任、各系主任及部分其他领导共3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议题为“学术研究与教师发展”。

 


 

王腊宝院长主持了本次会议。王院长首先回顾了外国语学院教授会议制度的形成过程,这一制度在促进教师之间深度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王院长同时指出,近年来面临着一个教授退休的高峰期,所以学院当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继续建设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具有勃勃生气的学科队伍,本次教授会议特别邀请四位不同年龄的教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师发展经验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交流传承学院在学术研究和教师发展方面形成的文化,凝聚大家的共识团队的向心力,增强大家对学院大家庭的归属感。

 


 

随后,周民权教授、高永晨教授、杨彩梅教授和陆洵副教授围绕“学术研究与教师发展”这一主题分别做了交流,四位教师分别来自俄语、英语和法语三个语种专业,他们先结合自己的学术道路和主要学术思想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分享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和教师发展方面的经验和认识,然后针对学院未来的展望以及对于青年教师成才道路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周民权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四十余年的教学与科研经历,以及在锲而不舍的治学过程中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周老师尤其分享了自己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人生感悟,他建议青年教师找准人生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恪守学术信仰,保持师长风范,维护教师形象,当个好老师,带出好学生。高永晨教授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出发,介绍自己如何在中外交流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多年来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工作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里开辟出的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杨彩梅教授讲述了自己多位名师的指导下不断自我提升和攀登学术高峰的经历,杨老师从一名女性学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女教师的科研之路是建立在正确处理家庭与工作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她感谢学院领导为像她这样的女教师创造的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条件。陆洵副教授从一名青年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自己在专业外语教学上挖掘研究兴趣,努力走出语言、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学术之路的经验,他认为学院优质的学术资源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自我提升的学习平台,多个方向的核心科研团队和名家学者为青年教师们树立了潜心治学的优秀榜样。

 

四位教师的主题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积极反响和热烈讨论,交流结束之后,多位教师进行了回应,大家各抒己见,气氛活跃。

 

朱新福副院长认为,四位教师是学院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们用锲而不舍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走出了自己鲜明的学术之路;他同时强调学院有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2015年在学校本科教学考评工作中一举夺魁,获得“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考评优秀奖”,这离不开全院所有教师在本科教学工作上的辛勤付出。孙倚娜副院长也肯定了四位教师的主题发言内容,建议学院进一步扩大此类讲座的受众面,让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她甚至建议学院让四位教师主讲学院开办的暑假教师培训班。赵爱国教授认为学院要采取具体措施,进一步扶持青年学者,保证学院学科队伍的有序健康成长。顾佩娅、王军、王宏、顾卫星、贾冠杰、宋艳芳等教授相继就学科总体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会风建设等多方面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最后,王欣书记和王腊宝院长做总结发言。王欣书记高度肯定了四位教师的主旨发言,认为他们是学院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优秀代表,在各自研究领域内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值得所有教师学习借鉴。王书记进一步指出,学院尽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了些新发展、新进步,但学院的发展目标要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以“985高校”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要坚持“多学科、多方向、协同发展”的原则,在中国高等教育外语学科的版图上标注显著的坐标。

 

王院长总结发言中高度概括了学院一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学院每位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取得的杰出成果表示赞赏。王院长尤其肯定了四位教师的主题发言内容,认为要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的教师分享四位教师的优秀经验。王院长高度评价了近年来我院各位资深教授与退休教师对学院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建议要为教授们出版学术文集,以文字的形式向社会推广学院的优秀学术成果,展示学院雄厚的学术实力,继承和弘扬学院悠久的文化传统。王院长感谢各位教授对学院发展提出的全方位的建议,认为此次教授会议促进了学院的内部交流与沟通,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积极平台,构建了和谐向上、真诚相待的学院文化氛围,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以丰富的内涵建设促进每位教师的共同进步。

 

    本次教授会议开得简朴务实,讨论热烈。与会人员深受鼓舞,各位教授和老师表示,在新的学期里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力争为建设高水平的外国语学院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