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下午,加拿大著名作家、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彦莅临我院,在崇远楼二楼多语种口译实训室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让中国文学进入海外读者视野――实践与思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王欣书记主持,一百多位师生亲临现场认真聆听了讲座。


    李彦院长结合自己多年来中英文创作、翻译及汉语教学的深刻体验阐述了如何让英语读者接受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这一大问题。在讲座的一开始,李院长便讲述了自己用英文创作小说的初衷与经历。1987年,作为加拿大温莎大学历史系第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她成为了师生们咨询中国事物的权威。与此同时,她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加拿大人对中国的不了解,很自然她产生了用英文创作小说的冲动。第一部小说《红浮萍》大受欢迎,连获三奖。之后又创作了英文小说《雪百合》等。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李院长逐渐认识到文学作品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于是她坚定地走上了双语创作的道路,这在海外华裔作家中也是极为少数的。因此,她诚挚地鼓励中国学生大胆尝试英文创作,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多年的海外生活与学习让李院长深刻地感悟到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现状令人堪忧。一些人在介绍中国文化时只会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一旦被问到中国文化如何博大精深,却往往哑口无言。而且,中国作家的外语能力创作明显能力不足,很难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更是孤陋寡闻。因此,李院长认为传播中国文学任重道远,眼下只能通过翻译来解决这一困境。对于翻译文学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文化的问题,李院长提出要“译写”,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对结构、语言习惯等进行适当地调整以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基于中英文创作与翻译的实践,李院长详细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与区别,并结合自己的创作与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翻译,提出了一系列发挥好两种语言的长处,创作、翻译出好作品的建议。


    讲座的最后,李院长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逐渐在世界文坛崭露头角的欣欣向荣之态,并深情地鼓励中国学子夯实本国文化功底,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拓宽思维与视野,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养分。在提问环节,李院长认真回答了我院师生的提问。在两小时的讲座过程中,李院长的博学和睿智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共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