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22日,我院22名博、硕士研究生在苏晓军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南京河海大学参加了“第十届江苏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来自全省18所高校的两百余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于11月21日上午举行,由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蔡斌院长主持,河海大学朱跃龙副校长向大会致辞,对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同时向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带队老师以及研究生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江苏省学位办主任、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杨晓江处长和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祝愿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开幕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束定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乔国强教授和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束定芳教授用大量丰富的语言实例证明了转喻广泛存在于词汇、语法、句子、文字、语音、图像、手势等语言和符号的各层次,语言的本质是转喻性的,并阐释了转喻的语用功能、认知机制和发生学原理。束教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的话语总能引起同学们一阵阵会心的笑声和掌声。辛斌教授就学位论文的选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论文写作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论文可以从五个方面实现新意,尤其强调了我们对学术要有敬畏之心。乔国强教授主要阐述了学术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分析了中国学术走出去的当前形势,表示中国学者要有自己独立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取向,学术研究要有突破就必须考虑角度创新和概念创新。程爱民教授的讲座讨论了梭罗自然观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认为中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梭罗试图协调东西方冲突的观念,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融入自己的自然观中。四位教授的专家讲座内容涉及了外语语言文学研究的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堪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在座与会者们都受益匪浅。
21日下午进行了分论坛大会发言,来自各高校的博、硕士研究生代表按预定程序做了大会发言。我院博士生胡纯同学和硕士生李雪霞同学在语言学分论坛做了大会发言;博士生徐舒仪同学和硕士生贾玉静同学在文学分论坛做了大会发言;硕士生施心恬同学在翻译学分论坛做了大会发言,她们的发言受到了点评专家们的高度肯定和与会者们的一致好评。在22日上午进行的小组讨论中,我院其余与会同学就自己的研究内容在相应小组做了发言和讨论。各组与会老师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与讨论,气氛热烈,碰撞出不少学术思想的火花。
闭幕式前,南京大学的许均教授作了特邀报告,根据自己四十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对从事外语研究的师生们提出了包括确立学术志向、多读书、多质疑、多动笔、开拓视野等在内的八条恳切的指导性建议。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霄翔教授做了论坛总结发言。下一届承办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苏建红副院长做了下届论坛的承办发言。最后,江苏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组委会主任陈新仁教授致闭幕词,对此次论坛的圆满成功表示了祝贺,也对下一届论坛的举办表达了期盼与祝愿。
在本次论坛上,我院全体博、硕士研究生纪律严明,积极投入会议的各项研讨活动,取得了优秀成绩。我院博士生徐舒仪同学荣获一等奖,胡纯同学荣获三等奖,朱京、刘性峰、曾天娇和白玮玮同学荣获优胜奖。我院硕士生施心恬同学荣获二等奖,李雪霞同学荣获三等奖,朱佳璇、贾玉静、史炜煜和成卫娟同学荣获优胜奖。这些成绩既是对我院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肯定,也激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勤于创新,争取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