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待发尽享青春年华
10月19日晚6:30,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心理学专家刘稚颖老师应邀在崇远楼口译实验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自我发展与环境适应”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旨在引导大一新生积极适应大学校园这一全新环境,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同学们尽快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进行转变。
本次讲座的内容分为三大板块:个体与环境、自我概念、自我协调与环境适应。首先,刘老师以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所接触的环境的例子引出第一板块。刘老师通过大学生活中的各类事例告诉在场同学,个人与自然、社会本就存在矛盾,积极地适应环境或通过改造环境来适应自我均可以做到自我发展与环境相适应。面对个体与环境产生冲突时,我们应积极地探索自我,参与环境互动,根据环境反馈,调整完善自我认知,最终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紧接着进入第二板块:自我概念。对于自我这一概念,刘老师认为应分为三面:认识、感情、行为。从以上三方面出发,刘老师总结了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的三种方法: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她建议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要做到完善自我认知并加以补充、调整,接纳并管理自我体验,学习、尝试自我调整,以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最后,刘老师将大家自然地引向讲座的重点部分:自我协调与环境适应的具体方法。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规划。在生活方面,部分新生由于从未体验过住宿生活,交通联络、财务管理等方面处理尚不恰当,需要加强自我管理。在学习方面,大学教学较中学学习更加开放,新生应规划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到学习有条不紊。除此之外,社会交流也是必不可少。在大学中与老师、同学往来的过程中难免有生活习惯、价值观的冲突,而且同学间还可能会有竞争关系。刘老师建议加强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认识并理解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想。
刘稚颖老师热情而富有理性的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到场的同学们都认真专注地听取了老师给出的建议,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更好的适应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健康地度过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