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日晚,我院副院长朱新福教授为2015英语大类专业新生做了一场题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是英语专业本科学习指导系列讲座之一。主讲人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朱新福教授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英美人文的相关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了英语学习的内涵。

 


简短的问候之后,朱新福教授先开门见山,抛出了本次讲座主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介绍了讲座的两个要点:Literatur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英美文学”与“跨文化交际”。朱院长从大一年级是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谈起,认为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这个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根据自己在外语文学教学与实践中丰富的经历与体验,朱院长展示了他列出的外国文学必读作品清单,从英美两个国家的必读文学作品开始讲起。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成为首选,围绕这部名著,朱院长提出了相关问题与现场同学展开了热烈的互动。接着,朱院长对英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同时也是英国意识流小说家的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进行了介绍,以她的作品《一个人的房间》为例,朱院长指出,“房间”是对“自由”象征,而整本书则贯穿着对女性自由的呐喊。紧接着,通过一部威廉・戈尔丁的《蝇王》, 朱院长又给大家介绍了“反乌托邦”的概念。

在朱院长中英文自由转换、风趣幽默的叙述中,英国18世纪至20世纪的历史、地理、文艺思潮等如电影般展现在眼前,同学们对于英国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朱院长对美国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也做出了精辟的诠释。超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品《瓦尔登湖》、反映美国清教徒文化的《红字》、海明威的经典作品。通过这些讲解同学们逐渐意识到,通过阅读,一个专业学习者了解的是不仅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社会、习俗与宗教等等,借助英语这个媒介,我们还能进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进入讲座的第二个核心――跨文化交际,朱院长先给大家展示了“文化不适”的症状,列举了这期间的四个阶段,然后给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方面。在文化背景切换后,我们应关注哪些东西呢?隐私与禁忌是第一点,彼此尊重对方文化才能进行畅通的交流。同时我们也应对人名的内涵有所了解,从名字中我们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甚至可以看出社会阶级、职业、家乡等等。尽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交流,大学生出国留学的机会增多,然而不得不说文化环境变化时,适应却并非易事。

本次讲座,朱院长以丰富的文学知识幽默有趣的方式专业的水平引导大家在英语学习之路上找准方向。同学们了解到的也不仅仅是学习英语语言的知识还有语言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对文字文学文化不懈的追求与执著的探索。活动后,大家都在积极讨论制定自己读书计划,希望阅读也能成为自己一种习惯,在阅读中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让专业学生除了收获专业知识之外,更激励了大家文化素养追求的热情,对人文精神的探索热情,使得本科大一新生能够在专业道路上找准目标,潜心求索。活动也必将有力促进我院专业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推动我院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