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7-29日,第五届全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在安徽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主办、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18个省市、54所高校共83名正式代表在本届论坛上做了发言,实际到会人数约150人。我院院长王腊宝教授、研究会秘书长苏晓军教授,常务理事王军教授,秘书处专职秘书、理事沈鞠明博士以及我校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编辑部王秋实老师参加了此次盛会。
6月28日上午,本次论坛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詹全旺教授主持,安徽大学副校长王群京教授、安徽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朱跃教授、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胡壮麟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之后进行了第一次大会发言,此次大会发言由南京师范大学王永祥教授主持,发言专家为: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从生态符号学谈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翻译符号学之构想)、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巴赫金学派的语言意识形态观和批评话语分析);第二次的大会发言由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教授主持,发言专家为: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社会符号学研究之二:符号系统的符号类别――以名词为例)、苏州大学王腊宝教授(戴维•威廉姆森的《死白男》 ――一种符号学解读)、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娱乐游戏中背景语言符号的功能探析)。
6月28日下午,与会代表分四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第一组(文学组)由合肥师范学院黄波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杨明明教授共同主持,安徽大学于元元博士担任秘书;第二组(语言学组)由解放军外语学院陈勇教授和东华理工大学刘悦明教授共同主持,安徽大学陈刚博士担任秘书,我院沈鞠明博士在该组做了题为“Online Newspaper and TESOL Classrooms: A Multimodal Semiotic Perspective”的交流发言;第三组(翻译组)由安徽师范大学张德让教授和天津外国语大学于鑫教授共同主持,安徽大学卢志宏博士担任秘书;第四组(跨学科组)由陕西师范大学齐效斌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曹进教授共同主持,安徽大学杨玲博士担任秘书,王秋实老师参与了该组的分会场交流,并向与会代表介绍和推介了我院新创刊的《语言与符号学研究》杂志。
29日上午第一时间段的大会发言由苏州大学王军教授主持,发言专家为: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符号现象学中的意义问题)、复旦大学熊学亮教授(对构式的再思考)、安徽大学戚涛教授(解码冰山――海明威文体的认知语用阐释);第二时间段的大会发言由合肥炮兵学院王少琳教授主持,发言专家为:北京语言大学卢德平教授(符号学的实用主义哲学背景――从皮尔斯到莫理斯)、苏州大学苏晓军教授(符号学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外语教育)、中国社会科学院董小英研究员(《周易》的推理方式与认知方式)。
在本次论坛的闭幕式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秘书长苏晓军教授作了研究会秘书处工作汇报,副会长王铭玉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发言。王铭玉教授代表研究会对安徽大学外语学院为本次论坛所做的精心筹备和周到服务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有更多的高校积极参与到本研究会中来,为中国的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辉煌做贡献。
中国语言与符号学高层论坛是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旗下的一项学术交流活动,自2007年开始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高层论坛在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鼎力支持之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以苏晓军教授为首的学会秘书处也全程参与本次论坛的组织协调工作。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多年从事符号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新成员。本次高层论坛期间召开了研究会的理事和常务理事会议,理事会上,与会专家们对过去一年来的学会工作进行了回顾,为推动我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