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9日下午,许余龙教授在外国语学院崇远楼208教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Popper的科学观与语言学研究”的讲座。讲座由王宇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王宇老师首先介绍了许教授的生平经历和所获成就。许余龙教授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外语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委员,知名语言学学者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
    许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语对比理论与实践。参加过IEA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组织的国际性大型研究项目“国际阅读能力研究”中的香港地区学生阅读能力调查研究,以及“香港各行业的翻译使用状况研究”等研究项目。在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界》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和论文选中发表学术论文36篇。
    王宇老师结束介绍后,许教授开始了他生动的讲解。本次讲座许教授以Popper的科学观与语言学研究为主要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波普尔的科学观,即: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科学研究者是问题解决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假设(即尝试性解决方案)被提出、接受检验、被推翻,导致对假设的修正或新假设的提出。新假设又接受新一轮的检验与修正,如此不断螺旋型发展,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提高。本文将以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说明,语言学研究也可以采用波普尔的科学观,从问题出发,提出可证伪的假设,设计验证的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此外,许教授还详细阐述了波普尔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程序等问题的论述。接着,针对波尔普科学观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许教授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供大家探讨。
    许教授将学术性与诙谐生动的讲述技巧完美结合,既展现了许教授作为知名学者的睿智和敏锐的洞察力,也让大家了解了科学观以及科学观与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前景,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令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