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29日,“形式与功能:2015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Form & Function)在我院如期举行,来自中国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以及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日本、阿联酋、土耳其、泰国、拉脱维亚、新西兰、瑞典、捷克、香港、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共16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于3月27日上午在苏州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苏州大学副校长袁银男教授致欢迎辞,开元网站登录入口院长王腊宝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学系系主任李行德教授也分别致辞。

 



 

    本次研讨会共邀请12位主题发言人。27日上午,华盛顿大学的Frederick J. Newmeyer教授和多伦多大学的徐烈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语法演变中的形式与功能”和“有的语言重语法有的语言不重语法吗?”的主题报告。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丹青教授和胡建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语言库藏类型学的形义观”和“‘都’量化的敏感性和穷尽性”的主题报告。28日上午麦考瑞大学的Stephen Crain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的宁春岩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儿童普通话中的‘都’和析取”和“意义与声音”的主题报告。下午,南开大学的李兵教授和浙江大学的程工教授分别做了题为“维吾尔语腭和谐系统中源于汉语的中性词干的和谐功能”和“汉语构词中的词根与模式分析”的主题报告。29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行德教授和(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蔡维天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从汉语获得看普遍语法的必要性”和“汉语光杆数量句与模态词的类型学”的主题报告。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爱军教授作了题目为“普通话多焦点句中核心重心后的音高重音的语音实现”的主题报告,然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剑桥大学的John A. Hawkins教授的题为“语言形式和功能争议的现存问题及未来展望”的主题报告PPT由李行德教授宣读和解释。



    本次研讨会期间共设18个分会场和一个“东亚语言习得工作坊”。各分会场围绕普通语言学、句法学、音系学、语义学、对比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认知语言学、儿童语言习得、儿童语言障碍以及外语教学等分议题进行了研讨。
    29日下午,研讨会在完成各项议程之后举行了闭幕式。在闭幕式上,Frederick J. Newmeyer教授、开元网站登录入口语言所所长苏晓军教授以及此次研讨会组委会主席杨彩梅教授发表了讲话。Frederick J. Newmeyer教授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研讨会办得很成功,研讨的话题也很有意义,他还指出,中国在语言学领域开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于世界语言研究的贡献越来越显著。苏晓军教授认为,此次研讨会是高水准和高规格的,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关注和支持苏州大学的外语学科建设。最后杨彩梅教授就本次国际研讨会进行总结,她向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发言人和所有代表表示感谢,还对参加研讨会的所有师生和工作人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研讨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